我在看《非暴力沟通》时候的摘抄:
一、表达自己
当我看到 +客观事实+
我感到 +情绪+
因为我看中 +需要或价值观+
你是否愿意 +某种行为+
二、倾听时候
当你看到……
你感到……吗?
因为你需要/看重……
所以,你想……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一、
由于主流文化的影响,我迷失了方向,于是我想借助非暴力沟通来看清并专注于自己的人生选择。
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:观察、感受、需要、请求。
沟通过程:
- 什么是我的观察
- 我的感受如何
- 哪些需要(或价值、愿望等)导致那样的感受
- 为了改善生活,我的请求是什么
二、是什么蒙蔽了我们心中的爱
道德评判
进行比较
回避责任
强人所难。请求和命令的区别
人们越是习惯评定是非,他们也就越亲相于追随权威,来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。一旦专注于自身的感受和需要,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号属下。
三、区分观察和评论
四、体会和表达感受
被压抑的心灵
区分感受和自我评价
区分感受和想法
建立表达感受的词汇表
五、感受的根源
别人的行为可能会刺激我们,但并不是我们感受的根源。
听到不中听的话:四种选择
- 责备自己
- 指责他人
- 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
- 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
我们可以通过 “ 我(感到)……因为我…… ” 这种表达方式来认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
如果我们不看重自己的需要,别人可能也不会,实际上,如果直接说出需要,获得积极回应的可能性就会增加。
从情感的努力 到 生活的主人
第一个阶段:情感的奴隶。让他人快乐是我们的义务,例如有人认为爱情就是牺牲自己来满足爱人的需要
第二个阶段:面目可憎。我们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。
第三个阶段:生活的主人。我们对自己的意愿、感受和行动负完全的责任,但无法为他人负责。与此同时,我们还认识到,我们无法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。
六、请求帮助
提出具体的请求
明确谈话的目的
请求反馈。当对方给予反馈,表达我们的感激;如果对方不愿反馈,倾听他的感受和需要
了解他人的反应。对方此时此刻的感受;对方正在想什么;对方是否接受我们的请求
在集体讨论时提出请求,(个人感觉不给面子这样攻击其实不是很好)
区别请求与命令
非暴力沟通的目的
七、用全身心倾听
佛家:不要急着做什么,站在那里。
倾听他人意味着放下自己的想法和判断,一心一意体会他人。
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。例子:你不高兴,是因为你需要……
给他人反馈
询问前,先表达我们的感受和需要
保持关注
当我们痛苦得无法倾听时候,我们需要1.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2.大声的提出请求3.换一个环境需要时间和空间来调整状态,等平静下来再回来。
倾听使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。它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潜在的暴力,使谈话生动有趣,并了解“不” 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。一次又一次,我见证了,倾听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。
九、爱自己
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。
当我们表现不完美。如果自我评价使我们羞愧并改变行为,我们也就允许自我憎恨来引导自己的成长和学习。羞愧是自我憎恨的一种形式,出于羞愧的行为不是自由而快乐的行为。即使我们试图更加友善和体贴,一旦人们意识到我们行为背后的羞愧或内秀,他们对这些行为的欣赏也就比不上那些只是出于爱的行为。我们不是命中注定去服从“应该”或“不得不”的智慧,不论他们是来自外部,还是来自我们自身。一旦顺从了这些命令,生活也就会失去乐趣。
为什会自责呢?经常责备自己、强迫自己自己将使我们“更像椅子而非人”。非暴力沟通认为对他人的职责反映了我们遇到了挫折——他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需要,如果这个人确实我们自己,即:我的行为不符合我的需要。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无益的事情,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,以使我们的转变:
1.符合我们的心愿;
2.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,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、内疚或羞愧
当我们的行为无法满足自身的需要,我们体会着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。赶到隐含是难免的,无须责备自己。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以及价值观,并允许这种观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,一旦专注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让满足它。其目的都是推动我们去满足需要和追逐梦想。
感到遗憾的时候,我们试图了解过去的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。
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,并理解他们所反映的需要以及价值观,我们活在对自己深深地爱之中。让我们的行动
----
同一件事情,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。如果意识不到自己尚未满足的需要,一心考虑别人的过错,我们难免就会生气。
专注于我们的需要,比批判他人是什么人,更有益与生活。
我们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,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和他的行为。
听到不中听的话,我们想起那四中选择:
1.责备自己
2.责备他人
3.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
4.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
如果我们满脑子是非对错,把某些人看做是贪婪的人、不负责任的人、骗子或其他类型的坏人,那么,我们就很难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。
批评和指责使人倾向于自我保护并变的更有攻击性。
表达愤怒的步骤:
1.停下来,除了呼吸什么都不要做。
2.留意我们的指责
3.体会我们的需要
4.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
十一、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
在非暴力沟通中,我们运用强制力是出于防卫的目的而非为了惩罚、羞辱或谴责对方。
我们不够成熟的时候表现如下:
1.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
2.我们认识不到,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
3.我们相信,我们有“权利”去惩罚或上海他人,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
4.我们产生了幻觉,例如,听到“某种声音”叫我们去杀人
在这些情形中,我们没有机会和他人交流,这时,我们也许需要使用强制力来保护自己和他人。我们这样做,是为了避免伤害,而不是为了惩罚他人。如果我们威胁他人或实施惩罚,人们常常会产生敌意和抵触心理。这样,彼此的关系将会疏远。同时,惩罚还可能使人忽视事情本本身的意义,二把注意力放在不服从的后果上。如果我们试图通过惩罚来使人们认识自己的需要,那么,我们很可能适得其反。
十二、重获生活的热情
倾听内心的声音。一旦我们认识到社会文化的局限性,我们就可能突破他的熟妇,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关键的一步。
解决内心的冲突。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上,静下心来猜去必要的行动。
心灵环保。用心了解我们的需要,这样我们的内心就会逐渐变得和平。体会自己/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可以释放压力。
在情绪低落的时候,我们也许会怨天尤人。然而,如果我们以苛刻的态度对人对己,我们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。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,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者他人有什么毛病,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,这样,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和平。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,并采取积极的行动,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。
十三、表达感激
赞扬并不总是有助于深化彼此的联系。
非暴力沟通表达赶集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:
1.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
2.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;
3.我们的心情怎么样?
接受感激
在别人表达感激时,人们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。一种是自我膨胀,相信我们比别人优越;另一种是假谦虚,否定别人的欣赏,耸耸肩说:“哦,这没什么。”如果我们意识到我的能力是生命赋予我的,我就能够同时避免自我膨胀和假谦虚。
不要那么谦虚,因为你没有那么伟大。
我们最大的恐惧不是我们不够完美,
我们最大的恐惧是我们无比强大。
我们的光明,而不是我们的黑暗,让我们心存畏惧。你是上帝的孩子。你的小心翼翼帮不了这个世界。
缩小自己,好让周围的人在你身边不会觉得不自在,这并不明智。
我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彰显内在的荣光。那不仅存在于某些人,而是存在于每一个人。
当我们让自己的光芒闪耀,无意中我们也允许了他人散发光芒。
一旦我们从自我恐惧中解放出来,我们的存在,也会让他人得到解放。
——玛丽安 威廉森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